顶果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南宋遗韵·禅语匠心”非遗艺术主题展览圆满结束

2017-10-16

    10月16日晚,在一场思想火花碰撞的文化沙龙后,由浙江云林书院主办的 “南宋遗韵·禅语匠心”非遗艺术主题展览圆满结束。


webwxgetmsgimg (13).jpg

    “匠心传递·文脉相续——非遗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文化沙龙是本次展览的收官活动,四十多位各界人士参与了沙龙。文化沙龙邀请了四位嘉宾做分享与互动,分别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潘昌初、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杭州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黄捷成、杭州灵隐寺文宣部文卿。

四位嘉宾围绕“非遗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分别做了简短的主题演讲。


webwxgetmsgimg (12).jpg

  雕版印刷黄捷成提出了现代社会因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劣胜优汰”现象的问题,传统手工艺的精致与匠人专注的精神还需身边每一个人的关注与支持。

灵隐寺文卿从一碗简单的腊八粥谈起,娓娓道来“盛粥容器如何从塑料碗演变为锡箔碗”的故事,讲述了灵隐腊八节申遗的成功来之不易。


webwxgetmsgimg (11).jpg

  非遗中心潘昌初简要介绍了杭州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情况,并指出佛教文化遗产是杭州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发掘其中的价值。

   杭州日报徐迅雷从媒体传播者的角度解读主题,认为必须要“好的内容+平台+人才”才能做到非遗文化传播上的创新,同时,作为传播者需以居下临高的心态来对待非遗这样的瑰宝。


webwxgetmsgimg (10).jpg

  现场来宾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建议,清波街道党工委委员朱军、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夏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创业教育中心主任钱升教授、都市快报公益主任冯志刚、温州瑞安木活字印刷术协会会长王法炉、青海热贡唐卡传承人扎西朗灯以及各界文化人士与浙大、浙理工等高校学生,积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智慧。


  本次主题展览为期五天,参观人数近千人,参与体验活动的市民与学生多达百人,其中不乏有来自海外的留学生。

webwxgetmsgimg (9).jpg


杭州雕版印刷技艺、木活字印刷术、全形拓、制香和宫廷杭绣体验的区域都围满了参观和体验的人群。

webwxgetmsgimg (8).jpg
webwxgetmsgimg (7).jpg

webwxgetmsgimg (5).jpgwebwxgetmsgimg (4).jpg

唐卡绘制的体验甚是火爆,直至晚上7点前来体验的人群仍络绎不绝。

webwxgetmsgimg (2).jpgwebwxgetmsgimg (1).jpgwebwxgetmsgimg.jpg

额.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五天的展览时间虽短,但其起到的引导作用和影响程度都是非常深远的。


分享